帝国软件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图片新闻 > 林业资讯 > 正文 返回 打印

汪洋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调研:明确战略地位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国有林区生态保护民生改善

库都尔森工公司(林业局)  2015-02-25 00:00:00  

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汪洋2月3号到6号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调研时强调,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推进国有林区改革的决策部署,坚持生态为本、保护优先,围绕发挥生态功能、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定位,加快完善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保护机制和监管体制,因地制宜推进森工企业改制和改革,多措并举促进职工就业增收,推动林区森林资源持续增长、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持续增强、绿色富民产业持续发展。

汪洋高度重视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的改革发展工作。他先后来到根河林业木材加工有限公司和好力堡种苗基地,认真了解企业改制和转型产业发展情况,对他们从大局出发、主动改革、先行一步的创举予以高度评价。在乌力库玛森林管护所,汪洋详细询问森林管护水平和管护科技投入等情况。他说,从“养人伐木”到“养人看护”,必须从依靠人的努力转变为依靠科学技术,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和现代交通工具等方式,进一步提高管护效率。在根河林业局贮木场,汪洋详细了解企业生产能力、技术流程和销售规模,鼓励他们通过市场“这只手”,把森林生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努力把贮木场建成集木材生产、工业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。在根河林业局防火指挥部,汪洋考察了防火调度指挥室、防扑火现场指挥中心、森林防火物资贮备库,接见了坚守在森林防火一线的林业职工。他强调,罕见的暖冬气候,对春季森林防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今春森林防火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,要科学分析、清醒认识、提前部署,牢牢掌握森林防火工作主动权,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

汪洋十分牵挂林区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。在根河潮查林场,汪洋踩着厚厚的积雪,走进茂密的林子,与正在进行森林抚育作业的工人亲切交谈,向长年守护绿色林海的林业工人表示亲切慰问。汪洋来到下央格气森林管护所的困难职工王福奎家中慰问,与一家四口拉家常、话冷暖。他说,党和国家永远不会忘记林业工人。眼下,你们生产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都是暂时的。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,你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。

6号上午,汪洋在呼伦贝尔市主持召开座谈会,听取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关于国有林区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。森工集团董事长、森工集团(林管局)党委书记张学勤作了汇报,森工集团总经理林管局局长巴树桓参加了座谈会。汪洋对内蒙古生态建设和林区改革发展给予高度评价。他指出,长期以来,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委、政府为促进国有林区发展、改善民生作了大量的工作,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改革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、创造了宝贵经验,切实增强了我们搞好国有林区改革发展的信心。广大林区干部职工,在艰苦的条件下辛勤工作,为支援国家建设、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、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
汪洋强调,当前,林区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,面临许多新情况、新问题、新挑战,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。推进林区改革,一定要做到四个必须,必须牢牢坚持生态为本、保护优先的基本原则,把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,完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和监督体制,因地制宜推进森工企业改制改革,多措并举促进职工就业增收,确保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、生态产品能力持续提升、生态功能持续增强。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前提,突出重点、稳步推进,多渠道促进职工就业增收,解决过渡就业安置问题,加强有针对性的职工技能培训,加大民生安置力度,全面改善和提高林业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。必须坚持促进林区发展方式的转变,由片面追求林区森林面积增长,向增加林区森林面积和质量并重的方向转变;由依靠人的努力向依靠科学进步转变;由单纯依靠政府向政府市场“两只手”并用转变。

必须坚持上下互动,以解决问题为标尺,切实加强领导,认真组织实施。要创新资源管护机制和方式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、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和现代交通工具等,提高管护效率。要发挥林区绿色资源丰富的优势,大力发展森林旅游、特色养殖种植等绿色富民产业,积极引入新技术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,培育林区经济新的增长点。要加快完善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,妥善解决基本民生问题。地方各级政府对林区改革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负总责,要认真履行职责,加强协调配合,形成改革发展的合力。

汪洋最后强调,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必须守住三条底线,第一要守住生态安全底线,第二要守住社会稳定底线,第三要守住民生改善底线。



/xwzx/tpxw/lyzx/2024-09-03/93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