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国软件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公司新闻 > 正文 返回 打印

库都尔第一预备队远征毕拉河 一支平均年龄50岁的扑火队

库都尔森工公司(林业局)  2017-05-18 00:00:00  

5月2日,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林业局北大河林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后,内蒙古库都尔扑火队第一预备队日夜兼程奔赴火场增援。


向火场进发


在毕拉河特大森林火灾扑救战斗中,有很多像库都尔扑火队第一预备队一样的地方专业森林消防队,他们默默无闻地连续奋战,攀陡坡、穿河流、越沼泽、打火线、守火场、保后勤,为毕拉河战役速战速决作出了贡献。


森林火情就是“冲锋号”


5月2日中午,接到库都尔森林公安局、库都尔林业局指令,要求库都尔扑火队第一预备队备好行囊,以最快的速度到库都尔防火办集合,前往毕拉河参战。


毕拉河森林火灾


队员们整装待发奔赴火场,刚过乌尔旗汗不久,大风把火场浓浓的烟味吹了过来。刚到毕拉河北大河林场,眼前的景象发震惊了队员们——绵延公路两侧数十公里都是过火林地,近处未燃尽的火苗还在炫耀它残余的力量,远处的山岭中火光映红了天际。环顾四周只有来时的方向没有火情,这是一场什么样的火灾?就连身经百战的老队员心里也七上八下地乱了起来。


库都尔扑火队员


库都尔林业局207名扑火队员背负着25公斤以上的行囊和给养,不顾一路颠簸劳累直奔毕拉河北线火场。远远望去,北线火场犹如一条火龙,肆意地在山中嘶鸣。


火烧迹地


在真正的原始森林中行走并没有想象中的惬意、自由。脚下是松软的枯枝败叶,四周是不停的蚊虫叮扰。夜晚温度降低,过火的枝叶已经烧成了草木灰,每走一步都溅起大量烟尘,加之火场上飘来的浓烟,让人感觉呼吸困难。


清理火场倒木


经过6个小时的跋涉,扑火队翻越三座大山,来到了火场的中间部位。此时,大兴安岭毕拉河森林武警大队、大兴安岭库都尔森林武警大队主攻火势,库都尔扑火队、乌尔旗汗扑火队、甘河扑火队清理、守护火场,保护来之不易的成果。


迎着风雪也要坚守阵地


库都尔扑火队指战员全力以赴投入打火战斗中,他们明白火场如战场,唯有逆火而行,奋力扑救这场林火,才能保护身后茫茫林海。风力灭火机打头阵扑灭明火,油锯放倒那些还在燃烧的树木,铁锹翻出隔离带,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……


火灾视频截图


库都尔扑火队分成8个小组,犹如8枚钢钉,将北线火龙牢牢钉死在原地。5月3日6时,前方指挥部传来好消息,经过各单位不懈努力,北线火场终于实现合围。9个小时的车程,6个小时的徒步跋涉,7个小时的扑救工作,扑火队员没人喊苦喊累,但从他们的眼神中已看到了疲态,要知道,这支队伍平均年龄是50岁。


 队员们摸索前行


5月4日19时,比之前更加迅猛的大风毫无征兆的刮来,吹得山间树木呜呜作响,好似大山在哭诉它这几天经历的苦难。守护火场不能有丝毫的疏忽。火借风势,火场如果复燃,前期的一切努力将化为乌有。“任何人不得生火做饭,不惜一切代价,死守火场。”没有懈怠,全体队员啃着干硬的馒头,顶着刺骨的春风,坚持了下来。


 积雪覆盖了火烧迹地


5月5日13时,簌簌的雪花飘落在这片面目疮痍的大地上,不到2个小时,小雪变成大雪,气温骤降至-5℃。下雪对于这场大火来讲无疑是件天大的喜讯,但对于守护火场的人们来说,自然条件变得更加艰苦了。


扑火队员组织下山


5月5日这一夜,所有人的衣服都已湿透,许多树木都被大雪压塌。怕被树木压到,队员们不敢在帐篷中休息,在大雪中站了一夜。5月6日13时,在接到指挥部下达的撤退命令后,队员们打好行囊顺序撤离火场。这时山上的积雪深度已达米米,连续奋战多日的队员们筋疲力尽,加之衣服单薄冰冷,撤退的路变得异常艰难。他们相互鼓励、搀扶共同完成了这一段归途。至此,历经5天4夜,库都尔扑火队顺利完成了此次远征扑火任务,周围3万多名群众的生命财产未受损失,6万公顷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得以保住。


两鬓斑白赴火场


任务结束后,队员们的黝黑面庞和他们那一双双被雪水浸泡的不成模样的脚,都见证了这次扑火任务的艰辛。


火场安全了,大家坐在地上休息


在这支队伍中,有一位53岁的扑火队员告诉大家,这是他参加扑火工作的第30个年头。他第一次参加扑火是在1987年4月,那时他才20出头。在林场工作的他,接到上级通知前往指定地点打火。原本他是前线扑火队员,但同行的哥哥怜他年幼,把比较轻松的司机工作让给了他。他开车把一行20余人送往火场,临别时哥哥还叮嘱他认真开车。结果,前线火场风向突变,大火顺着树尖反卷回来,当时火场上跑回了9名武警战士,他拿湿大衣包住汽油箱,带着战士们远离了火场。后来才知道,他送去的20余名扑火人员仅有这9名幸存者。在火场牺牲的人中,不仅有他哥哥,还有他的两个姐夫。他说:“趁着我现在还能干动,多打几次火,算是替我哥和我姐夫干的,等以后死了,到下面见他们也好有个交代。”



他的“交代”,正是我们所讲的责任。在大兴安岭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生长在林区,面对烈焰他们没有畏惧、永不退缩,面对责任他们勇于担当、冲锋在前,因为大兴安岭就是他们的家。(南极 高强)




/xwzx/xwjj/2024-09-02/24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