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值金秋时节,库都尔林区菌菇飘香、牛肥马壮……田间和林间涌动着干部职工劳作的身影,收获着丰收的喜悦。
今年以来,库都尔林业局大力发展林下经济,按照“一场一策、多业并举”的发展思路,弹奏产业“三步曲”,打造富民“聚宝盆”,让职工致富路越走越宽广。
谱写食用菌“交响曲”
这个局食用菌产业一直以黑木耳和滑子菇为主,为扩大产业发展规模,引进香菇栽植技术,把基地建设作为推进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,在小九亚、原林、新帐房、哈牙世德等地分别建立了食用菌生态园和生产基地,共建食用菌大棚57架。
小九亚地区的食用菌生态园是林业局规模最大的一个,30架食用菌大棚整齐排列,大棚总面积1.5万平方米。这里阳光充足、水源丰富,四周林木葱绿茂密,园内基础建设配套齐全。
时下,正是反季节香菇的采收旺季,笔者走进香菇大棚,一簇簇香菇长势喜人,层层叠叠的香菇菌棒上开满了伞状的“菇花”,飘着诱人的清香。30余名职工有的在采摘,有的在装筐,还有的分级和运输,一派繁忙的景象。随着他们手起手落,不一会儿的工夫,一筐筐鲜嫩的香菇便呈现在眼前。其他职工将分好等级的香菇运往冷库储藏,由客商直接收购,销往哈尔滨、长春、沈阳等地。
据了解,今年共培育香菇75万棒、滑子菇16万棒、黑木耳14万袋,扶持建设了6个小型菌包厂,为400多名季节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。
唱响绿色“进行曲”
如何借“绿”生金,实现“绿”“利”双赢?这个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土壤环境,挖掘天然药材资源和绿化苗木市场,以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形式扩大基地规模,积极打造林下经济绿色品牌。
他们将林间空地和其他闲置用地等申报为苗圃地,尝试林苗结合的生产方式,将绿化苗木定植到宜林苗圃地,扩大苗木生产规模。同时,引种花楸、丁香等绿化苗木,增加苗木品种,满足绿化需求。大力支持职工以自主创业的方式生产经营绿化苗木,目前,民间注册成立了一家绿化苗木专业合作社,组建了两家绿化苗木公司,建成了200亩的园林绿化种苗基地,培育优良林木绿化种苗50万株。
奏响富民“增收曲”
这个局不断加大政策优惠、市场信息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扶持力度,促进职工多渠道、多元化增收。通过举办职工座谈会、领导干部研讨会、典型示范户演讲会和以“开展职工增收活动,自己怎么办”为内容的大讨论活动,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,引导职工转变就业观念和脱贫观念。为使林下经济户由“松散型”向“联合型”转变,他们成立了生猪、畜牧、家禽、大棚蔬菜、农业、食用菌六个产业协会,协会入户进行技术指导,赠送科技刊物和致富信息,及时解决各类项目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问题。尝试“互联网﹢”模式,帮助职工宣传和销售林下经济产品,不断拓宽销售渠道。
他们鼓励党员和干部带头发展林下经济,形成党员干部带困难户、示范户带群众,先富带后富、大户带小户的良性互动格局。爱林林场主任张振勇是库都尔地区家喻户晓的养牛达人,十多年的养牛经历不仅圆了他个人的致富梦,也为职工群众提供了一个致富样本。张振勇利用林业局无息贷款政策带领单位职工发展肉牛养殖业,筹集45万元的创业资金购买92头肉牛。为保证牛肉肉质鲜美、纯正,他始终用青草和麦秸等饲料喂牛,租赁农业点60亩地用来种植青稞、卜留克及胡萝卜。他还在当地经营了一家绿色牛肉店,牛肉供不应求。谈及养牛这条致富路,张振勇信心满满地说道:“干就要往好了干,让大伙挣着钱!我们正逐步扩大养牛规模,希望让更多的职工从中受益!”(陈晓琳 王永生 )